第(2/3)页 “不言重!” 刘三吾郑重的摇了摇头,因为这句话真正说到他心里去了。 如此家国情怀。 就算没有了皇太孙这重身份,眼前的少年也值得他刘三吾一拜。 自古真正的文人都有着一股子清高,就算不表现出来,也都是刻在骨子里面的。 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 才学也许能让他们佩服,但是那股精神才会让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尊敬。 古往今来,真正文人津津乐道,发自内心尊敬的名士,哪一个不是胸怀家国天下,铁骨铮铮,宁死不屈? 君不见横渠四句为何名满天下? 君不见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何代代相传? 君不见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为何如此动人? 这是家国情怀! 这是民族大义! 这是华夏民族经过风雨飘摇五千年,依旧生生不息,而且越来越强大的根本所在! 这种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。 瘟疫,灾荒,战乱,延续五千年的华夏民族经历得太多太多,但依旧百折不挠,屹立不倒,甚至越来越强大! 靠的是什么? 靠的就是华夏民族传承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! 简单质朴的一句话,道出了多少华夏儿女对于这片土地平常质朴而又无比深沉的爱! 刘三吾此刻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皇上暂时不要暴露身份。 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的看清一个人的内心。 这个时候,一个声音却打破了这样的气氛:“皇爷,公子,学士大人,开饭了!” 说话的正是郭珍。 饭菜是郭氏两兄弟烧的,他们当然知道皇上不喜欢铺张浪费,所以桌上并没有几个菜,但手艺还不错,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。 两兄弟知道老皇爷喜欢吃狗肉,而宫中又不常有,所以特意去买了一盆狗肉回来。 “嗯,好香!” 朱元璋皱了皱鼻子,咧嘴一笑。 “坐下吃饭,别愣着!” 朱元璋自己拖出凳子坐下,对站着的刘三吾还有郭氏兄弟招呼道。 听了朱元璋的话,三人这才点头坐下。 刘三吾还好,他在大宴的时候和皇上吃过饭,但也仅仅是坐在下面吃过,哪能同一个桌子啊,不过以刘三吾的性子,也不管那么多。 而郭氏兄弟就紧张了,他们何德何能与皇上同桌吃饭啊! 朱元璋也懒得理他们了,拿了一个小狗腿往黄雄英碗里放去:“好大孙,吃,多吃!” “谢爷爷!” 黄雄英也往朱元璋碗里夹了一块狗腩:“爷爷,您也吃!” “好!” 朱元璋呵呵一笑,夹起狗腩就往嘴里送去,大口的咀嚼起来。 吃完,朱元璋用袖口摸了摸嘴角的油渍,笑道: “香!不过还是比不上咱家乡的狗肉,那时候咱看见地主老爷们吃狗肉,光闻着味口水就哇哇的流,咱那时候就想,要是能天天吃上狗肉,就是让咱当皇帝老子咱都不干,哈哈……” 刘三吾:“……” 他是个穷讲究的文人,哪里吃过狗肉这种东西。 自古狗肉不上席! 不过黄雄英倒是不忌讳那么多,后世的他也吃狗肉,在他眼里,这东西和猪肉牛肉没啥区别。 倒是后世的那些过激的爱狗人士…… 不过若是这些爱狗人士在这个年代,肯定是要被人打死的! 倒是郭氏兄弟还愣着。 朱元璋瞥了一眼,道:“看啥呢?吃呀!咋一点不像你爷爷郭小四呢,你爷爷以前都跟咱抢着吃!” 郭小四? 黄雄英一怔,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瘦小,像个娘们一样的身影。 他哪里知道,郭四便是郭英的小名…… “是,皇爷!” 郭氏兄弟这才动筷子。 吃着吃着,两人这才渐渐放开,吃得满嘴油,咧嘴呵呵傻笑。 “这才对嘛,不吃肉不喝酒,当个男人干嘛!” 朱元璋呵呵笑道。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,在黄雄英这个小院里,朱元璋才会卸下皇帝的外壳,露出他最本真,最原始的个性来…… 一顿饭吃得很满足。 他感觉在这里莫明的感到放松,比在宫里舒坦多了。 朱元璋拿了一根柳仗(古时柳木做的牙签)剔牙,看向外头时,却惊觉日头都快要落山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