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好了,既然搞清楚了,那大孙应该不会再反对咱去卖你那个琉璃了吧?”朱元璋笑着问道。 不想,黄雄英却是摇了摇头。 朱元璋一怔,只听黄雄英道:“想要筹集赈灾粮款,其实并不需要去把全京师的权贵和大户都得罪了。” “哦?” 朱元璋顿时露出了好奇的神色:“莫非咱大孙有更好的办法?” 黄雄英点了点头。 这让朱元璋和傅友德顿时露出期待的神色。 特别是朱元璋。 他并不想用假琉璃去骗京师的权贵和大户,不是因为他害怕得罪他们,也不是觉得骗取他们的钱财不合适,而是因为,这样一来,自己就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。 连皇帝都带头不折手段的去谋取钱财,那么全天下的商贾还不有样学样,而且从此还多了一个借口,这样的风气开不得。 但是面对灾区上百万的灾民,他又绝不能坐视不管。 这让他非常的矛盾。 几乎一夜未眠,最终他还是决定,先解决燃眉之急,毕竟人命关天! 如今他大孙说有更好的办法,这让他如何不期待? 正想着,便看见黄雄英从屋内拿了一件东西出来,定睛一看,他手中的东西依旧还是那仿琉璃的制品,不由得露出疑惑的神色。 “雄英,这是?” 朱元璋不解的询问,但是下一秒,嘴巴却是微微张大,整个人彻底的呆住了,仿佛定格了一般。 因为黄雄英把那那仿琉璃的制品放到了他的面前。 他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已然呆滞了的脸庞。 是那么的清晰。 甚至脸上的那一道道皱纹,都看得一清二楚,仿佛在镜子的后面是一个真实的自己一般。 这是一面镜子。 朱元璋当然知道。 《木兰辞》中就有这样一句诗,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。 这个时候的人们,用的都是铜镜,铜片打磨光滑之后,能够将人的影像映照出来,品质好的铜镜稍微能看得清楚一些,品质差的只能大致看个轮廓,至于妆容如何发饰如何,那基本全靠瞎蒙。 如今眼前这个如此清晰的镜子,乃是朱元璋平生所仅见。 原来自己脸色的皱纹这么多了,还多了不少老年斑,但还好,那英武的模样没有变…… 朱元璋一时之间看痴了。 傅友德也是连忙凑过来一看,顿时也是瞠目结舌。 好长一会。 两人心中的震惊这才消散一些。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黄雄英:“大孙,这……也是你造出来的?” 黄雄英点了点头:“其实并不难,只是在那琉璃仿品的后面渡上一层薄薄的银液便可。” “大孙,咱的好大孙真是……真是太好了!” 朱元璋这个时候,已经找不到任何的话语来夸赞黄雄英了。 只是那双眼中的宠爱与欣喜,却是比语言更胜十倍。 黄雄英看着激动的朱元璋,道:“爷爷,想要筹措赈灾粮款,咱不用卖那假琉璃,咱就卖真镜子!” “嗯。” 朱元璋重重点头。 只听黄雄英道:“由于是特殊时期,一小片镜子咱就卖十两银子,大一些的再卖贵一些,可以照全身的大镜子,咱就卖一百两银子。” “京师有上百万的人口,权贵大户更不在少数,这样的镜子算是新奇物品,而且也是居家必备,小镜子卖得不算太贵,而大镜子权贵大户又消费得起,想来没有人会拒绝的。” “如此一来,咱们只要卖上几万片镜子,就足以凑够赈灾粮款了!” 黄雄英侃侃而言,朱元璋却是红了眼眶。 颤颤巍巍的拿着手中的镜子,朱元璋是看了又看,摸了又摸,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与喜爱,嘴里喃喃道: “好大孙,咱的好大孙……” 好一会,朱元璋才抬眼看向黄雄英,目光灼灼,道:“你这可是立了一大功啊,为朝廷分忧,为皇上解难,更是为了灾区上百万的灾民谋福啊!” “雄英,说,你想要啥?爷爷让洪武老爷子赏给你!” 第(3/3)页